明星资讯
即时娱乐快讯:

当前位置:名人汇 > 娱乐新闻 > 图解娱乐 > 正文

《华盛顿邮报》:最具奥斯卡最佳影片相 一部不能等的电影

发布于:2017-12-12 08:04 人围观+去吐槽

导读:《华盛顿邮报》:最具奥斯卡最佳影片相 一部不能等的电影

斯皮尔伯格《华盛顿邮报》杀入颁奖季

  搜狐娱乐独家专稿(文/小麦)《华盛顿邮报》较晚杀入颁奖季,但因为影片用一个历史事件去映射当今美国的很多问题,特别是如今美国媒体与白宫之间的紧张关系,也迎合了好莱坞如火如荼正在进行中的女权主义运动,可谓是一部最具有奥斯卡最佳影片特征的电影。《华盛顿邮报》近日在洛杉矶和纽约举办了多轮媒体放映,获得媒体普遍好评。很多从事媒体工作的人在观看本片时不由得激动不已,多次鼓掌欢呼,甚至流泪。因为本片确实是对目前美国正遭受打击的新闻业一次最好的鼓舞。片中对“过时”的纸媒时代的无限致敬也让人对曾经的读报年代充满怀念。

  是怎样一部电影让奥斯卡常客史蒂文 斯皮尔伯格、梅丽尔 斯特里普、汤姆 汉克斯首次联手?而且在剧本出现九个月内就拍完上映?《华盛顿邮报》其实是一部历史片,但斯皮尔伯格迫不及待地希望它面世,是因为这部以展示媒体影响力、新闻准则的电影,正是美国人当下最需要的。自川普上台后,不断打击媒体的诚信度,让他的支持者和旁观者都开始动摇了对媒体的信任。一些人在骂“假新闻”的时候却忘记了为何总统会发起这场对媒体的战争?难道不正是因为他有什么想要隐藏?而媒体本身,有的坚持原则,追求真相,有的也因情绪化和偏见产生了偏颇的报道。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时代更是让噪音四起。人们都开始不知道要如何相信媒体,相信哪些媒体。这让媒体自身已经成为了今年美国最热点的话题。

  本片讲述《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在70年代率先揭发隐藏多年的越战真相,戳穿多年来白宫谎言的过程。影片里展示的白宫与媒体之间的战争也正好符合如今的美国现状。比如《纽约时报》是最先刊登出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的媒体,却立刻遭到了白宫和司法部的禁止和诉讼,被禁止相关报道。《华盛顿邮报》在跟进后也遭遇同样的打压。甚至影片最后,尼克松在电话录音中说:“以后《华盛顿邮报》的任何记者都不准许进入白宫!”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川普今年也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CNN等媒体说过同样的话,并多次公开指责他们是“假新闻”来诋毁媒体的公信力。一些媒体甚至因此拒绝出席和报道川普今年在白宫举办的圣诞晚宴。一边是总统对媒体大加抨击,一边是媒体正寻找各种途径证明川普与俄罗斯有不寻常的关系。美国媒体与白宫自尼克松时期之后首次陷入剑拔弩张局面。

汤姆 汉克斯饰演报社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

  并不是只有斯皮尔伯格意识到要用电影来表达自己对川普政府的不满。很多电影人其实都开始着手,只是没有斯皮尔伯格这么快地完成了电影,或者说只有他有这个能力做到如此快找到最完美的卡司,并有大公司立刻接手发行。今年的《母亲!》(Mother!)和《缩小人生》(Downsizing)中,导演达伦 阿伦诺夫斯基和亚历山大 佩恩用截然不同的创新手法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宣传期间都直白地抨击过川普对环保的不重视;《水形物语》中,导演则塑造了一个与川普类似的强权男主角上司,并用女主角和水中怪物代表被排斥、歧视的弱势群体,以表达对川普移民政策的不满。然而这些电影都是在川普上台前筹备的,可以说是导演已经酝酿多年,却因为川普的上任又在剧本和宣传上加入了更多自己的政治态度。而斯皮尔伯格则是2017年初才得到《华盛顿邮报》的剧本,他立刻意识到,这个故事不能再等。

  其实梅丽尔 斯特里普在今年初的金球奖上就发表过支持媒体报道真相的言论。找她来出演《华盛顿邮报》出版商凯瑟琳格翰(Katharine Graham)最合适不过。这个故事另一个最值得讲述的原因就是,整个事件的决定权是在一个女人手中。而这个女人,在当时的男权年代,并不受到广泛认可。这也许也是这个故事一直没有被拍摄的原因。就像影片中,法庭外,纽约时报的男编辑们被媒体围住采访,而凯瑟琳格翰走出会场,却没人理会。因为当时谁也不会去关注一个女人的作为。然而,今时今日,刚好是好莱坞女性电影大爆发的一年。今年无论是票房大片还是颁奖季都充满了以女性为主角的优秀电影。斯皮尔伯格坚持让《华盛顿邮报》在今年推出,也保证本片赶上了这股女权热潮,可以说是相当有远见了。

  汤姆 汉克斯在片中饰演报社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Ben Bradlee),是一个典型的媒体人形象,把新闻价值和真相放在第一位,并为此争分夺秒。这样的媒体人形象其实在过往的新闻调查类电影里不少见,虽然汉克斯的表演令人热血沸腾,但依然算是较为平面和单一的人物。

梅丽尔 斯特里普、汤姆 汉克斯首次联手

  “梅姨”梅丽尔 斯特里普的角色则相对充满惊喜。她在片中塑造的虽然是业界女强人,但却绝对不是另一个“铁娘子”。《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凯瑟琳格翰其实是一个富家千金,是因为父亲和丈夫都去世,才继承了家业,被迫坐上了这家媒体最高领导者的位置。因此,在影片的前半部,我们会看到凯瑟琳身在男人掌权的世界中,依然没有办法发声,不断遭到周围人的质疑。之后,她面临是把家业的前途抵上,还是坚持新闻媒体的原则的两年境地时,才展示出了过人的勇气和意志。梅姨饰演的这个女性并不是一个新闻记者,没有那种整风夺秒的作风,也并非一开始就明确立场,影片反而是清晰展示出她内心多次挣扎和犹豫。梅姨在展示这个人物时的表演是相对收敛的,但她仅通过面部表情就展示出人物内心想法的变化,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这个女人的改变。同时梅姨也呈现出了她的大度与优雅,调皮与睿智,让这个人物很有层次感,也带有着一定的神秘感和不可预测性,也才会在后面带来惊喜。

  而最精彩的部分还是她与汤姆汉克斯同台时。两人的角色虽然是同一战线,但意见也有别,一直试图说服对方,并每次交谈后都多了一份对彼此的敬重,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博弈。两个伟大的演员不仅在这里为观众献出了他们的第一合作,也因演出的历史对现今有着重要意义,让他们之间的对话更有分量。很多斯皮尔伯格希望标的主旨都藏在两人的对话中。比如,汉克斯的角色本布莱德利说:“如果掌权者不喜欢看我们写的内容,是否意味着我们就不写了?” 当本布莱德利责怪凯瑟琳可能在保护自己的好友、美国国防部长时,凯瑟琳也提醒本布莱德利:“你之前与肯尼迪的深交是否也有让你有忘记了自己的客观立场?”最终,影响凯瑟琳决定的不仅是她个人的立场和勇气,也是本布莱德利一直以来对她的尊重和作为媒体人的原则赢得了她的信赖。

  特别是面对众多只追求利益和担心前途的董事会成员的劝阻,看似柔弱的凯瑟琳却最终坚定说出的那句:“发表,我们必须发表!” 的决定,很多观众都禁不住为她叫好。就是这样一个决定,改变了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凯瑟琳的这个决定真的不比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时的决定轻松,且意义同样重大,都是影响战争、伤亡和领导曾信誉的决定。

  斯皮尔伯格也展示出这个决定由发出到报纸印出过程中依然存在的变数和威胁,让整个过程像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片,一直到读者看到报纸才让人真的送了口气。那一刻,人们意识到一个正确的领导人是多么重要,而这,正是斯皮尔伯格拍摄本片的初衷。

  导演斯皮尔伯格在片场

  虽然影片也歌颂了新闻调查的重要性,但相对于其他电影,比如《聚焦》(Spotlight)和《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本片更强调的是领导层的决策作用。凯瑟琳作为一个一直被看低,且时常在男人讲话时还需要回避的女性,能在关键时刻如此坚定更令人觉得难等可贵。影片对凯瑟琳挑战男权社会的描写很类似今年的《神奇女侠》,都是只身一人走进全是男人的世界,并昂起头,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换来了人们的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制片人就是好莱坞最成功的女性之一Amy Pascal。而她曾经是索尼电影最高主管,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易,她还曾经历了北韩黑客对邮件的泄露,导致差点身败名裂。很多人以为她会就此消失,但她不但没被打垮,而是转身变为制片人,一边把蜘蛛侠送回了漫威,一边在与漫威开发更多的女性为主角的超级英雄电影。这个女人的故事本身也很值得一说。而目前好莱坞之所以会有越来越多《华盛顿邮报》这样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出现,与女性制片人的增多分不开。

  斯皮尔伯格在本片上最大的成就在于,用最好的演员,绝佳的配乐和大师级的拍摄技术,讲了一个看似与川普无关的故事,但却完全是针对川普而创作。老斯希望它不仅可以让媒体鼓舞士气,也展示给观众,为何川普会如此针对媒体:当掌权者有任何需要隐藏的东西不希望被发现时,媒体就成为了他的大敌。但斯皮尔伯格的手法非常巧妙,避免了说教和任何涉及到川普的内容,只是把一个历史故事讲得像悬疑片一样紧张、有趣,然后自然而然就让观众看到了历史在重演。影片的现实意义及“及时性”都使其成为奥斯卡最佳影片最有力的竞争者。

  影片末尾,尼克松虽然禁止了《华盛顿邮报》进入白宫。但他因此事已经信誉扫地,之后的水门事件更是直接把他请下台。等待着现任政府的那场新闻自由之战,是否也在悄然进行中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名人汇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 页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用户协议 - TOP↑

copyright © 2020 名人汇 All Rights Reserved